畫冊和宣傳冊作為企業形象展示的核心載體,其印刷質量直接決定著品牌的專業度與商業價值。要制作出高品質的印刷品,需要從視覺設計到實體化制作的每個環節進行精準把控。以下從專業印刷視角梳理需要重點注意的幾大要點:
一、文件設計處理
在源文件處理階段要確保分辨率達300dPI以上的印刷標準,印刷專用的顏色模式CMYK四色,且黑色文字應使用K數值單色參數,避免四色CMYK疊印黑色文字。對于企業VI元素,特別要注意LOGO的專色匹配,必須有標準的Pantone色卡對照體系。印刷文件文字一定轉化為矢量路徑或嵌入字體包,防止換電腦缺少字體,出現字體錯漏等低級錯誤。在設計文件是一定要預留裁切位,也叫出血位,是在畫面外預留7.5px的裁切空間,這樣可以避免在后期裁切時切到正文內容,不會留白邊。
二、畫冊印刷紙張選擇
紙張選擇種類多樣性,首先常用紙張種類上有銅版紙、啞粉紙、雙膠紙、單筒紙(也叫白卡紙)、灰底白、特種紙等選擇,克重上有60-400克可選擇,最常用的是銅版紙表面光亮,印刷顏色鮮艷,一般是做宣傳冊、畫冊書刊、海報等。啞粉紙表面啞光,更顯高級感,一般是要求更高的客戶,雙膠紙主要是具有書寫功能,通常是用在說明書或帶有表格類的印刷品中,單筒紙白卡紙常用在手提袋制作、包裝盒制作或卡片、卡牌類制作上,如果客戶對紙張厚度有要求,也可以對裱增加挺度、厚度。灰底白紙張一般是用在對裱,因為灰底白紙是單面涂布,只有一面光亮,常用在對裱坑盒類比較多。特種紙種類很多,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,一般是客戶有特殊要求或對印刷質量比較高端的客戶。
三、印刷全流程管理精準實施
印刷品實施全流程色彩管理驗證,在印刷前我們會對印刷文件進行數碼打樣,對彩色稿件做數碼打樣與色標對照測試,從顯示器校色到印刷機線性化校準形成閉環,配置標準光源箱進行多角度顯色觀察。 這樣能有效避免色差問題,印刷師傅可以根據數碼稿件及印刷電腦數字進行微調,勁量還原色彩。印刷品完成后,可根據不同需求選擇不同印刷工藝,如覆膜工藝要根據使用場景選擇亞光或亮光類型,燙金工藝,激凸工藝,UV工藝等等。畫冊制作常用裝訂方式有:無線膠裝、鎖線膠裝、騎馬釘、YO圈裝訂、精裝等。
當設計語言與技術參數形成精密耦合,當藝術創意與工業標準達成完美平衡,優秀的畫冊和宣傳冊就能真正成為具有市場穿透力的視覺名片。印刷企業需要搭建從藝術指導到生產工藝的垂直服務體系,幫助客戶在實體化呈現環節實現品牌價值的完整表達。這既是對傳統技藝的傳承,更是對數字時代視覺傳播的深刻解讀。